发展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发展巡礼

    【喜迎党代会】巡礼•凝练特色 争创一流 奋力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编辑:钱振宁 发布时间:2025-03-11 点击: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宣传部将开通“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专题网站”,全面报道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召开、贯彻落实情况,全面宣传本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即日起,校园网主页将推出“喜迎党代会”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方面工作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礼赞学校建设成就,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气神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把“双一流”建设作为龙头,带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战略,统筹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不断夯实建设责任,强化举措保障,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学校“双一流”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双一流”建设系统实施

    学校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的引领作用,以省属高校中唯一“双一流”高校的责任与担当,扎实推进既定目标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上下高度统一,全力谋划“双一流”建设实施工作,围绕首轮建设方案提出的各项建设目标、内容和任务,牢牢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三项基础性工作,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发展、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办学条件等为核心要素,按照“六位一体”建设方式,先后启动了人才汇聚工程、学科平台建设计划、人才培养专项等一批“双一流”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经费4.82亿元,构建了科学合理、勤政高效、更具活力的大学组织架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一流学科及其支撑学科建设期间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贡献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建设成效,为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7月,学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新一期建设,学校持续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战略,构建“两翼齐飞”新发展格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出台了《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完成首轮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任务,入选黑龙江省第二轮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组织召开“双一流”建设部署会、推进会、中期自评汇报会,压实工作责任,中期建设成效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赞誉;先后启动实施了包括学科团队项目、东农学者计划、青年领军支持计划、学院层面“双一流”建设项目等一批相关计划,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层次人才引培、科研平台、重大奖励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强化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成效持续显现

    学校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持续巩固涉农学科优势,加大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力度,构建新时代东农学科体系,推动学科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锚定前沿,构筑学科发展新高地。学校完成“十三五”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任务,新一轮申报的12个学科全部入选黑龙江省第二轮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名单,涵盖了“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培育学科(基础学科、学科交叉、急需空白学科)”三个类型,数量、层次较上一轮均实现大幅提升;学校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编制完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培优专项建设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入围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培优专项计划。学校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分别获得A类学科的突破,同时一大批学科实现提档升级,学校学科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优化布局,服务发展战略性需求。学校不断加强学位点优化调整,出台了《东北农业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学位点培育建设,新增园艺学、水利工程、植物保护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生物与医药、农业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国际中文教育、土木水利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门类涵盖“农、工、理、经、管、文、法、艺、教”九大门类,实现了学位授权点各学院的全覆盖。自主设置“农业人工智能”“作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寒地黑土工程”等交叉学科博士点获得批准,交叉学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调整撤销了林业经济管理等目录内二级学科,增设备案乡村规划与治理、观赏园艺学等目录外二级学科,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开展了3次学科动态调整工作,特别是调整增设理学基础学科“化学”,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形成基础学科对涉农学科的有力补充。

    完善治理,评价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启动实施了《东北农业大学ESI学科提升专项计划》,“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化学”6个学科领域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目前学校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领域数量达8个,“农业科学”学科领域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成为全国农业院校第七个、省属高校首个拥有ESI全球前1‰的高校,标志着学校在该领域已经迈入国际顶尖水平行列。首次进入QS亚洲大学排名前500名、QS世界大学排名农学&林学领域世界前400名;U.S.News内地高校排名第112位,较上一年度提升20位,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20位;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国内高校第68位,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强化团队建设,学科“雁阵”格局初现

    学校5个团队获批省“头雁”团队,年获批经费3800万/年。出台了头雁相关管理制度文件,完成了建设周期的各项任务,有效稳定了现有高层次人才,为世界一流学科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完成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和后备带头人资助项目的推荐工作,2个梯队获得“基础设施建设资助项目”资助、5人获得“后备带头人资助项目”资助。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申报工作,本轮共获批26个梯队,梯队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指引下,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双一流”建设,积极优化学科发展布局,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科声誉,学校将紧紧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勇担强农兴农历史使命,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报道/侯诗辰)